全球观热点:近六成商超、百货业绩预亏,疫情成为最大背锅侠
时间:2023-03-28 17:43:47

出品/壹览商业

作者/樊益宁


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

过去半个月,永辉、家家悦、王府井、新华百货等33家商超、百货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2年的业绩预估报告。据壹览商业统计显示,33家零售企业中,除6家企业净利润预估增长外,其余企业全部出现净利润下滑或亏损情况。其中,有19家企业预计处于亏损状态,占比约57.57%。

超市行业预亏超36亿元

商超方面,8家发布业绩预计公告的企业中,仅有家家悦、三江购物、创新新材(原华联综超)三家企业预计2022年处于盈利状态。其中,相比2021年业绩,创新新材、家家悦均预计扭亏为盈,而三江购物则在2021年盈利的基础上,净利润进一步增加。

公告显示,三江购物预计2022年的净利润约为1.52亿元,相比2021年的0.88亿元同比增长72.52%。而壹览商业在此前统计中,三江购物2022上半年净利润达到7848万元,同比增长80.61%,其中,由三江购物运营的盒马宁波区域实现盈利697.12 万元。而后,2023年1月初,盒马CEO侯毅在内部信中表示,“盒马主力业态盒马鲜生实现盈利”。单从此来看,盒马在三江购物发展的道路上,或提供着一定的推力。

而像永辉、人人乐等其余5家企业则均预计在2022年处于亏损状态,计算得出,这5家企业亏损区间在36.21—38.11亿元。

其中,永辉情况最为严重,预计亏损27.4亿元。不止业绩方面,壹览商业统计数据显示,永辉在2022年至少关店28家,这里面包括其在2021年新开出的几家仓储店。另有数据显示,永辉自2019年门店达到1440家顶峰之后,在最近三家曾大规模关店,截至2020年8月中旬时门店仅剩1054家。

若与2021年净亏损39.4亿元相比,永辉事实上在去年亏损有所缩窄,达12亿元。永辉在公告中表示,2022年预计亏损原因,除疫情影响外,不乏有加大科技数字化的投入,约7亿元。而且,抛开预亏来讲,永辉在过去一年也收获了一些成绩。比如,在“仓店合一”模型下,其线上业务销售额同比增长21%。

预亏位居永辉之后的是人人乐、中百集团、利群股份,预计亏损均在1-6亿元区间;最后是中国顺客隆,预计亏损约0.26亿元。事实上,除永辉外,人人乐、中国顺客隆虽然在2022年预计仍处于亏损状态,但相比2021年的情况,也均有不同程度的收窄。

另外,利群股份、中百集团在过去一年承压加剧。相比2021年表现,利群股份由盈转亏,净利润同比下滑268.3%—318.61%;中百集团亏则是预计亏损进一步扩大,由2021年亏损约0.22亿元,扩大至亏损2.4—3.4亿元。

最后,值得注意的是,预计在2022年净利润达10.2—11.2亿元的创新新材,其盈利能力之所以大幅增强,是因为其主营业务发生变更。据了解,创新新材此前名为“华联综超”,由于公司直营业务由原来的“超市零售”变更为“铝合金及制品研究开发和生产加工”,公司证券简称也于2022年12月21日起变更为“创新新材”。

苏宁易购预亏近百亿元

百货方面,25家企业中,预计2022年实现盈利的的有11家,占比44%。按公告数据显示,其余14家预计总亏损在116.46—143.46亿元区间。

但若与2021年相比,净利润预计呈增长趋势的企业仅有3家,为新华百货、宁波中百、百大集团。其余像王府井、武商集团、东百集团等8家企业2022年预计净利润均要比去年同期减少。而且,据壹览商业统计数据显示,这8家企业净利润同比下滑均在49%以上,其中王府井预计净利润下滑甚至在87%—83%区间。

红星美凯龙虽然是25家百货类企业中盈利最高的企业,但相对于自己而言,2022年预计净利润下滑幅度很大。

值得注意的是,近日红星美凯龙公司实控人已变更为厦门市国资委,控股股东将变更为建发股份。而红星美凯龙创始人车建新也分析了红星美凯龙为什么会走到“这一步”的四点原因:一是来自疫情的影响,二是房地产调控,导致中国整个地产业“硬着陆”;三是宏观层面,不少企业的债务暴雷;四是融资成本高。

另从整个行业来看,2022年的建材家居市场并不如意。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,2022年1-11月,规模以上家具制造业企业营业收入6828.7亿元,同比下降7.3%。而在上市家居企业中,居然之家在2022年的业绩表现也不容乐观。财报显示,2022年前三季度,居然之家营业收入、净利润均有所下滑,分别为94.29亿元、15.35亿元,分别下降3.84%、10.27%,净利润下滑明显。

在14家预亏的企业中,苏宁易购情况最为严重,2022年预计亏损95—115亿元,加上2021年已经亏损的432亿元,两年间亏损将近527亿元。过去一年,苏宁易购可以说是被负面新闻笼罩的一年:拖欠供应商贷款、破产风波不停、被深交所以经营能力不足正式“带帽”,变成“ST易购”。

而且,曾于2019年被收购的家乐福中国,也没有成长为苏宁的“顶梁柱”,反而一直在拖苏宁易购的后腿。财报数据显示,苏宁易购在2022年前三季度净亏损45.45亿元,对此,苏宁易购表示,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是家乐福中国业务受到多重因素影响,带来规模下降较快,较高的固定租金成本难以分摊。

其次,是供销大集、华联股份、北京城乡等8家企业预计亏损在1—13亿元之间;最后,是银座股份、中央商城等5家企业预计亏损在1亿元以下。

若单从净利润变动来看,相比2021年,大多百货上市企业在去年仍旧面临着严峻的挑战。壹览商业统计数据中,像长春欧亚、文峰股份等10家企业是由盈转亏;友好集团、供销大集、北京城乡则是亏损扩大,其中供销大集净亏损同比扩大至1.86%—89.16%。

业绩不好,全怪疫情?

在27家预计净利润下滑或亏损的企业公告中,疫情成为被提及次数最多的影响因素。

永辉超市认为,因受疫情影响,企业旗下较多门店曾在短期内暂停营业,主要城市居民线下门店的购物需求和消费心理均收到较大影响。人人乐表示,受制于疫情反复与封控政策,除旗下大量门店频繁关门停业外,由于消费者消费习惯的变迁、竞争加剧等诸多不利因素叠加,导致门店客流大幅减少、销售严重下滑。

王府井表示,一方面是因为疫情影响所致,另一方面是因减少租户租金,导致报告期内净利润减少3.92亿元。同样面临净利润下滑的武商集团也表示,年内受疫情反复影响,公司下属各购物中心及部分超市门店多次暂停营业。尽管恢复营业,但客流量回升缓慢,导致公司收入及净利润下滑。

此外,像中百集团、利群股份、文峰集团等大多商超、百货类企业也在公告中提及,疫情对业绩带来了一定影响。

对于将业绩下滑归结为受疫情影响的情况,壹览商业创始人杨宇表示,近6成企业预估亏损,是意料之中的。一方面,2022年在疫情的影响下,整个消费行业低迷,商超百货亏损很正常。另一方面,疫情让很多人的消费习惯都在向线上转移,以实体店为主的商超百货自然艰难。

但杨宇也认为,商超、百货类企业之所以出现业绩下滑,并不能全赖疫情。其认为,在国内疫情封控放开后,商超百货的日子也不会好过。

恢复正常后,电商也会同步回归,双方竞争会更加激烈,而且商超百货自身也有许多问题急需解决。一是门店运营思路老化,商品结构问题严重,采销体系仍采用20年前的模式,即供应商有什么,就卖什么;二是数字化程度不够,难以跟线上及新型商超竞争;三是不少商超百货门店老化严重,设施陈旧。

思其晟公司CEO伍岱麒同样认为,超市、百货类企业虽然会因为线下消费活跃而有一定的复苏,但并不会得到大幅度提升。主要是因为消费者的线上消费习惯已经养成,改变相对困难。

至于如何提高营收和净利润,伍岱麒表示,商超需要在品类管理上做一些优化,通过数据分析,抓住重度用户需求,开展营销活动。此外,也应该在会员管理及服务上应当有更吸引消费者的做法,以此扩大客流量。

显然,超市、百货类企业的经营惨淡,并不能全怪疫情。而且,就算如此,在疫情放开的2023年,如果这些企业业绩依然没有提升,那到时候又该怪谁?

标签:

最新
  • 买房可以用两个人的公积金贷款吗?公积金贷款可以贷几套房子?

    买房可以用两个人的公积金贷款吗?可以,如夫妻、父母、子女只要双方的公积金都符合条件要求就可以贷款。公积金贷款一般要求申请人必须按时

  • 环球速递!2023年第一“卷”,咖啡闯入5元区

    作者 王亚琪(资料图)“成本优势是瑞幸咖啡最核心的商业基础,它通过占领咖啡领域‘20元’价格带空白降低成本,从而能够更好地‘挣效率的钱

  • 焦点快播:小小牛奶盒,藏着千亿国产替代大生意

    作者 读懂君1月29日,刚刚上市不久的新巨丰(301296 SZ)发布公告,拟通过协议转让方式以现金收购JSH Venture Holdings Limited持有的纷

  • 天天百事通!日接千单咖啡,春节我在县城卖了十几万元

    作者 汪健虽然咖啡、茶饮转战下沉市场已经不是新鲜话题,但春节期间,一些咖啡、茶饮品牌在下沉市场的销量爆涨,仍然让人们对这些潜力股市

  • 热点聚焦:被指要百亿“卖身”!昔日“加盟之王”,尚能饭否?

    出品 红餐网作者 简煜昊昔日“加盟之王”,要“卖身”了?【资料图】前不久,据华尔街日报报道,曾在全球拥有数万家门店的三明治连锁餐厅赛

  • 【天天播资讯】新消费品牌线下厮杀:一场品牌与渠道的博弈与共生

    出品 CBNData【资料图】作者 熊乙 几乎就在过去2年内,不少发家于线上的新消费

  • 环球快看:花灯、汤圆、旅游销售暴涨,元宵节消费潮来了

    出品 壹览商业作者 七月(资料图片)花灯不好卖,但遇上元宵节,就可以成为赚钱密码。近年来,传统节日氛围感渐浓。对于注重“仪式感”的年轻

  • 速递!消费开年融资疲软,咖啡也不香了

    出品 壹览商业作者 成如梦【资料图】2023年,新消费在寒冬中继续前进。据壹览商业不完全统计,1月新消费领域共发生29起融资事件,融资金额1

  • 全球观热点:近六成商超、百货业绩预亏,疫情成为最大背锅侠

    出品 壹览商业作者 樊益宁(资料图片仅供参考)过去半个月,永辉、家家悦、王府井、新华百货等33家商超、百货上市企业陆续发布了2022年的业绩

  • 当前报道:星巴克Q1业绩不及预期,2023年中国市场依旧很难

    出品 壹览商业【资料图】作者 樊益宁2月3日,星巴克发布了2023财年第一财季(2022年10月1日—2022年12月31日)财报。2023财年Q1业绩不及预

  • 每日精选:5天4起,美妆圈狂飙“商战”

    作者 薛长森 吴思馨(资料图片)节后开工一个星期不到,美妆圈战况升级,火药味越来越浓了。首先是1月底,两个国产品牌(且初和至本)在小红

  • 全球信息:这个国际品牌致歉

    作者 ZR(资料图片)在国货崛起的浪潮中,本土涌现了一批又一批的美妆品牌,它们或是在产品设计上独具一格、或是在营销策略上出奇出新,已然